2012年7月18日 星期三

給愛麗絲的小心得

很少看台灣偶像劇,上一次看的時候痞子英雄才剛開播,練基本練習的時候實在太無聊,所以找了一齣「給愛麗絲的奇蹟」。

老了,對台灣新生代偶像都不熟,也不知道帥點或者美點在哪裡。但是這並不是我主要的點,台灣難得有齣偶像劇跟古典音樂相關,總覺得該捧捧場。

然後第一集花了三天斷斷續續看完,我就不想繼續追了。

我試著用娛樂的角度去看這齣劇,但是劇情上對於古典音樂相關的資料實在太不考究,弄的我有點抓狂。日劇「交響情人夢」當初火紅,雖然搞笑成分居多,但是還是建構在一些基礎上再加以誇大,劇情中提到古典音樂的資料時候雖然趴啦趴啦像是查維基百科一樣照本宣科,但是至少還有一點知識成分。男女主角包括所有角色,都是基於對於音樂的熱愛追尋自己的人生。

這齣,莫名其妙的點實在多到我不禁發抖,何況我只看了一集...... 好比千萬名琴常常擺在車上然後使喚下人再去拿琴。請問琴要是這麼重要這麼名貴,你就停好車自己拿去排練會少塊肉嗎?被人掉包以後再來鬼哭神嚎不是很後怕嗎?更別提混亂的樂團行政職責跟職稱,還有招考實習生的時候考的竟然是聽力......那小實習生不是從頭到尾都在打雜嗎?你應該要考的不是打電話叫首席起床跟準時排練、還有開車接送的貼身秘書嗎?(樂團首席比總監還有任何的soloist還要大牌,雖然當娛樂看,還是讓我好訝異)最後,首席竟然衝進來也就說了一句「這工作是你的了」,然後其他三位評審就當場傻B了,這這這...?樂團首席如果遲到或者缺席,請問副首席跟助理首席是幹嘛的啊?

關於古典音樂最正確的部份,竟然是每次演出旁邊附註的樂曲名稱,不過除了名字,樂曲相關的一點解釋跟背景介紹也沒有。說是音樂相關的偶像劇,配樂還都是MIDI,讓人感覺這個劇很窮,可能連請個音樂系學生錄音的錢也沒有(MIDI出來的時候,我有種玩任天堂紅白機的懷舊感,這MIDI八成借鏡Zelda吧?)。

不提演技、不提劇情走向(因為我沒看完,也懶得看),就說小細節的部份讓人覺得好沒誠意,然而楊貴媚在這齣劇裡面是唯一讓我沒有滿腦子問號的人(作用不明)。

失望不只對這齣劇,更對台灣的製作。有才的人不少,為什麼製作出來的東西卻讓我感到無力?「交響情人夢」掀起了亞洲對於古典音樂的熱潮,為什麼我們做不出來這些讓人熱血沸騰讓人感動讓人想進一步了解某種行業的偶像劇?台灣人到底怎麼了?

抱怨抱怨,我回到美劇上了,掰掰。


2 則留言:

吹皺一池春水 提到...

我是個路人,看到您的心得文有些難過,也許您的建議是好的,可是我仍覺得
很遺憾您沒有看完這齣戲,的確,古典音樂我是不懂,但整齣戲如果仔細欣賞還是可以觀察出這些音樂和劇情是緊密扣合的(嗯,我是從別的部落格看到分析才曉得有這層關係)
想再這裡留言只是覺得,您以沒看完一整齣戲就作出批評對劇組團隊有失公平!昨天是完結篇,他們還以一場音樂舞劇作結束,前後呼應作結,此外,取景也相當用心,除了赴日拍攝也拍出許多臺灣之美
還有,倒數第二集導演用很綺麗夢幻的方式拍攝主角內心的徬徨...在在都是很不錯的表現!希望您不要以只看一集就否定戲劇的全部

鎮長 提到...

您好,謝謝您的指教。很抱歉我沒看完整齣戲就做出批評,也許(希望)劇情到後面完結篇的時候有倒吃甘蔗的發展。

不過就一方面來說,我不是戲評,我也不是什麼名人,這邊只是放放我小小的心得跟我胡說八道的心情記事而已。我就是一個普通的觀眾,對一個普通的觀眾來說,如果前幾集不能抓住觀眾的心讓觀眾繼續看下去,這其實不能說是因為觀眾沒有耐心吧。我不是專業的,所以我也沒有義務或是責任要把這齣劇從頭看完再做分析。(就好比您如果在餐廳吃到一道菜不合你胃口,您八成不會把菜單上的菜都吃過一遍再決定以後還來不來這家店吧?)

我看的偶像劇不多,也許口味很刁鑽了點。但是這畢竟是跟我的老本行有點相關,所以我寫下一點心得,並沒有意思要得罪任何人或者不尊重他們劇組。如果您很喜歡這齣劇,那麼請您繼續開心的支持它,忽略我這篇讓您不開心的文章吧。:)